Thursday, 4 October 2012

別再怪器材!攝影進步最大障礙是你自己


1.我沒有錢買好的器材

器材是造就一個好的照片眾多因素之一,依照你的攝影需求,有些可能根本不需要好相機。台灣不少出名的旅遊攝影者如小帆與KYO用的都是便宜相機。戰地記者如我遇過的諾貝爾獎攝影團隊得主之一 John Rosted 也不要求非銘鏡與Leica 不可,國際婚禮比賽常勝軍 Davina + Daniel 用的則是 Nikon 35/2,一顆不少人覺得「傷眼」的鏡頭。這些都是我所遇過值得學習與當目標的攝影者。常常記住,不要讓設備拘束住你自己,除非你的攝影目標就是設備,不然能讓你達成目標的就是好器材。
世界級的攝影者有極強的風範,這位拍地雷

2.攝影出名的人很多很高傲

一些台灣職業的編輯與闖出名號的攝影者我都有聯繫,我一個高傲的攝影者都沒有遇見過,所以無法體會。至於國外遇過的攝影前輩更是親易近人,完全沒有國際知名獎項得主的驕縱。技術永遠容易被取代,到最後一定是攝影者本身的理念與生活引起觀賞者的共鳴,認可。並不是偉大的作品造就偉大的攝影者,是偉大的人才能拍出偉大的作品。一個值得尊敬的人會高傲嗎?我還沒碰過。

我沒見過不謙遜的攝影大師

3.有人說我拍錯了(或這張構圖有錯、該不該修圖….etc)

藝術沒有規則,因為它具備了各種無法固定的變因。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時機點,不同的觀賞者,不同的地點,都會讓藝術的優劣變動。你認為你拍對了,你就對了,你需要他人認同,那就聽他人的,說穿了其實就是這麼的莫名其妙。
個人來說我最喜歡看素人的照片,套句我認為很厲害的攝影者說的話「當一件事物回到最原始的狀態,那就是純粹。」我喜歡看攝影者那顆純粹的心多於技術與構圖。所以常常我愛的照片沒人愛,因為大多看起來像沒學過的人拍的。

4.我不是職業的拍不好

這兩回事,真要說的話得獎與創作者常常不是職業的。職業的攝影者必須長時間做跟自己喜好無關的工作,只是比較起一般人更常接觸攝影,並且以那為主要營收而已。不要把職業與作品的程度相提並論。也有些人說許多婚攝不專業,老實說真的不是這樣講,是許多素人練到職業等級(但說到專業態度還是有差)。不要因為自己不是職業而怠惰,不要因為人家是職業而做不合理要求。攝影師也是上班族,有家要養的。

5.為什麼你機運這麼好有許多合作機會?

一是運氣,二是我的本質是「交朋友」。比我有才(財)的人太多了,但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常常是運氣與快樂。我喜歡介紹有才能的人彼此認識,甚至有推薦自己創作平台給我所認識的其他好攝影者跟作者,只是最後都沒有結果。喜愛與分享朋友是我最大的攝影與人格特質,從我的編輯,廠商,同事,陌生人,常常都像是我的朋友,不管是否有生意往來,我希望我們彼此因為對方而有個愉快的一天。想要運氣好,那先從善待他人開始。
攝影到最後引起共鳴的,常常是攝影者的人生態度

6.器材控好討厭

我也是器材控,只是不捨得花這錢,不然早開攝影器材博物館了。從iPhone 到 Leica MP 我都愛,從 Canon 18-200 到 85定焦我都不忍離手(但除了18-200之外都是朋友的)。
直到現在我還會拿出老爸的 Polaroid SX-70,剛學攝影的 Sony 828,與陪我見證世界的 18-200 清理與把玩。連IKEA的贈品相機我都想要,大三元咖啡杯也差點買下。雖然敝人尚不捨得買 Leica,但如果有展示會,免費把玩的機會絕不錯過。器材控目前有點貶低的意味,但真的,我所遇到的器材控都是愛攝影成痴的好人,每每遇到都給予我許多珍貴的意見與知識 (還有300 定焦與LEICA讓我玩)。
我不是器材控誰是啊,這不是我

7.愛攝影的好多色狼

……妳要我怎麼回?
很多色狼這點……我也是攝影者,也生小孩了,所以不好回答

8.好討厭攝影嘴砲

本人為攝影旅遊專欄作家,不論我怎樣回都好像自打嘴巴。只能說我自己會多注意點,謝謝妳的提醒。
不喜歡嘴砲就別花時間看,去照相啊

9.給予學生攝影者的建議

攝影很難當飯吃,好好考慮。藝術與興趣是修心與分享,善待他人多些誇獎聽起來很玄但真的會讓你的作品進步。許許多多的世界有名的攝影者年僅20多歲就出道(得獎也是20多歲),年紀與作品並無絕對關係,你甚至可說年紀輕的可塑性與創意更好。
我所愛的攝影者幾乎年紀都比我小。小帆三十出頭,DAVINA 25歲,王婉瑜也小我十歲。以上這些人我都有買他們的作品與要簽名。
我預計五年內幾乎所有現在的攝影名人都會被20歲的人壓迫,這是無法避免的世代交替潮。
攝影世界的熟成所需的BASE由數位時代開啟了,然後是技術由科技的便利性所克服,接下來的是特色,目前每種風格都有出名的攝影者當指標可學習與超越。被這樣的時代養育出來的就是年輕卻有極強美術感,個人特質,可塑性的玩家。
我這年紀的很類似攝影摸索期的樣品,被追求器材,理論,構圖等問題消耗掉太多的時間,所以相對的作品許多看不出個性,只求中規中矩的構圖與銳利。年輕人最常犯的錯誤則是不持久,基礎沒打好認為都懂,自我意識強不聽他人意見,讓最後的成長受到拘束。

我這年代的人照片大多中規中矩
人最大的障礙,永遠是自己。

[阅读全文]

Friday, 10 August 2012

街頭攝影不等於偷拍


[关于街拍与偷拍;可以心安理得去创作;阅读需要10分钟;转载]

針對街頭攝影這個攝影模式有幾種描述,紀錄當下社會,拍下戲劇性的瞬間,拍攝自然不做作的街頭人物。過去曾寫過一篇如何定義街頭攝影 的文章,但其中沒有探討街頭攝影有個長期以來被攝影團體所討論的議題,也就是「街頭攝影是否等於偷拍」?



繼續寫下去之前我要先明確的說 – 街頭攝影不等於偷拍


 
我在街頭攝影的意圖很單純,記錄並分享我在街頭看到美好的人事物,但請不要誤會「美好的人事物」,在這兒不是非得要是陽光燦爛的天空下滿臉笑容的人們嘻嘻哈哈在草地上追逐嬉鬧奔跑着的那種場景,而是單純的指街頭上人們不做作的狀態,自然的情緒流露,悲傷,冷漠,驚訝,喜悅,哀愁,疲倦,落寞,呆滯,激動。。。對我來說每一種自然的情緒反應都有一個故事,值得我記錄下來,而街頭攝影師紀錄的方式就是拍攝照片。
街頭攝影有個灰色地帶,就是被拍攝者的「隱私權」與拍攝者的「自由權」,這兩者是抵觸的,所謂的灰色地帶在於街頭攝影是在「公共場合」進行,在公共場合拍攝陌生人,必須要沒有侵犯行為或讓拍攝對象不舒服,也不能有騷擾拍攝對象的行為。若我把頭探進你家浴室看你那叫侵犯隱私,但如果走在大街上瞄你兩眼就沒事兒,若我把相機伸進你家大門拍你叫侵犯隱私,但在公共場合拍攝並不犯法,如果這麼說那出國旅行拍當地人照片的觀光客都該抓去關,在遊樂園,觀光景點,廟會大拜拜,遊行,示威,馬拉松,公園裡,抗議活動中穿梭拍攝活動裡的路人並公開分享的攝影師們也都應該抓去鞭刑。街頭攝影的目的只是想拍下街頭上不做作的畫面,自然的情緒反應,充滿故事性的場景,並無任何惡意。而且說到隱私,在大街上你該不會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兒,也不會把提款機密碼或性愛日記之類的鬼東西貼在額頭上在大街上晃,是吧?



街頭攝影師為什麼拍攝時「不想被發現」?
攝影時拍攝對象盯著鏡頭看或刻意擺出某種姿勢叫做拍麻豆,街頭攝影師往往要以不被拍攝對像發現的方式才能捕捉那些自然的樣子,這種「不想被拍攝對象發現」的拍攝行為被形容為「偷偷的拍」,因此街頭攝影常常被誤會成偷拍,而「偷」這個字在中文含義上是負面的,於是街頭攝影就被認知成了一種負面的攝影方式。沒有人想被別人拍下自己醜陋的樣子,街頭攝影師並不想拍下人們醜陋的樣子,這對他們沒什麼好處。
在街頭上我不會用超遠距鏡頭躲在巷子裡拍,我通常離拍攝對象只會有幾步的距離,只是盡量不會讓對方發現,曾經有被拍攝對象發現我正在拍攝而向前詢問我是否在拍他,我給他看剛剛拍攝的照片,並告訴他我的意圖,如果對方覺得不舒服或不喜歡被拍,我就當場將照片刪掉,在韓國首爾街頭拍攝時有碰過這個狀況。通常人們對街頭拍攝的反應是友善的,畢竟街頭攝影師的意圖並不是要用拍攝的照片去做壞事,一來會犯法,二來會壞了自己的格,就像你去國外旅行時拍攝當地的路人一樣,當地人也不會覺得你是在偷拍,你只是覺得他們好看,因為你當下覺得那個畫面很棒,所以才想拍下。若被拍攝對象向前詢問,大方的給他看你剛拍的照片,街頭攝影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行為,街頭攝影師只是想拍下讓他們感動的自然狀態。

消費別人的肖像權?
我也聽過有人說「街頭攝影師是透過消費別人的肖像權來滿足自己的創作」。街頭攝影師的確是透過拍攝街頭的人物或場景進行創作,但我認為並不是消費別人的肖像權,前面提過,在公共場合裡除非你是明星,或攝影師用有你肖像的照片來做商業用途,像是製作成廣告海報,或將照片賣給圖片網站等,否則都不算消費。沒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就不必怕被拍,而且街頭攝影師都會把包括你在內的照片意境調整成一副作品,攝影師們也不會想分享一些讓人醜陋且不舒服的照片。
網路上也有人說街頭攝影師都躲在後面不願意讓人看見他們的長相,但國外的街頭攝影師幾乎每個都是拋頭露面,並不會刻意躲著不公佈長相,包括我自己在內,因為街頭攝影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行為,那些刻意躲在後面的攝影師,除非是他們對自己拍攝的內容心虛,否則若只是要正當創作及找尋故事,為何躲藏?而且若有人發現自己的照片在街頭攝影師的作品網站出現而感到不舒服,大可請攝影師將照片拿掉。一個專業的街頭攝影師不會拍攝及公佈一些猥褻或讓人不舒服的照片,如果有,那他不應該稱自己為街頭攝影師,而只是個偷拍狂。希望所有自稱為是街頭攝影師的朋友自愛。

說了半天,所以街頭攝影到底是不是偷拍?
是跟不是。行為上是,意義上不是。
每個街頭攝影師都會承認,街頭攝影在拍攝方式上的確是為了不讓拍攝對象發現而「偷偷拍」。(抱歉我中文造詣不夠好,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詞形容街頭攝影的拍攝方法),但其原因是想拍下最自然不做作的畫面,例如若你直接在用鏡頭對著在跟朋友談天大笑的路人被他發現,他可能馬上就會收起笑容閃開,遮掩或瞪你,而你就會錯過了一個能拍到自然且能讓人看了會愉悅畫面的機會。
但街頭攝影在意義上絕不是偷偷摸摸,街頭攝影師們只是希望能把那些在街頭上讓他們感動,會心一笑,同情,激動,驚訝,窩心,幽默等的故事紀錄下來。
街頭攝影師不是偷拍狂,他們只是群在平凡生活中找尋故事的人,而攝影機是他們的工具。
街頭攝影的每張作品都紀錄著當代社會,街頭攝影師只是想在平凡中看見不平凡。

進行街頭攝影時若與路人產生互動,有幾個建議提供參考
1. 穿著不要太突兀或像個怪叔叔,街頭攝影師要自然的如何融入拍攝環境。
2. 不要表現的偷偷摸摸,雖然街頭攝影為了拍攝不做作的畫面而在拍攝時盡量不讓拍攝對象發現,但你不是在做見不得人的事,街頭攝影有很多方法可以讓自己隱形,請盡量保持自信及微笑。
3. 拍攝前先去尋求被拍攝對象同意,不過這樣其實自己帶個麻豆去拍就行了。
4. 拍攝之後尋被拍攝對象求同意,這是個比較好的方法,不過副作用是你的照片很有可能會被要求刪掉,除非你拍的意境真的美到連對方都捨不得讓你刪。
5. 拍攝後若被對方發現,微笑,點個頭。若對方問你為什麼拍他,告訴他你欣賞對方哪裡,例如祂的鞋子很特別,衣服的圖案很有梗,或他戴了個很酷的帽子等等,如果對方還是要求把照片刪掉,那就刪掉吧。
6. 拍完之後可以提供你的email,將照片寄給被拍攝的對象,經過同意後再公佈也是個方法。
7. 印製自己的名片,上面提供網址及你的名字。
8. 盡量不拍攝流浪漢或行動不便的人,除非你想探討該議題。
9. 近距離拍攝,感覺能讓看你照片的人能感覺身處其境,用望遠鏡在遠處拍不叫街頭攝影。
10. 街頭攝影時請注意自己的安全,大多數的人對街頭攝影師是友善的,but you never know
希望以上的一些淺見能讓大家瞭解「街頭攝影」是怎麼回事,有任何意見請隨時連絡我。謝謝!






[阅读全文]

Monday, 16 July 2012

ADay.org 全球奖项Top 30 !


[全球top 30摄影师;得奖感想;阅读需要1 分钟]

ADAY.org 比赛,第一次获得全球范围奖项!

不是3甲,只是有两张照片入围全球RCNA top 30, 中国大陆地区 top 25!

回想摄影的路,磕磕碰碰,我只是一个好学的入门学生~
参赛的镜头是你偷偷送的,没有比这样获奖的方式更能表达我的谢意! 
也要谢谢ADAY.org,选择了我的作品! 
比赛的详情参见我之前的这个帖子


“Inspire the future”是作品的主旨,根据我的理解,我创作了以下两张作品:


这是我的第一张照片,题目是“connected”, 我的本意是,每个城市人,都连接在同一个通道上~这是我当天上班的时候,在公车上拍摄的。




第二张照片,题目是“start the adventure”。一连串的小孩,排着队,迫不及待的开始他们的冒险之旅! 地点就是我家楼下的幼儿园。


上一次获奖是E/// Tech Day的比赛,比赛的规模是CGC lab。那次我一个人包揽一二三等奖,哈哈哈!

这次比赛的规模是全世界,只能进入top 30~
我要继续努力!

[阅读全文]

Wednesday, 4 July 2012

镜头感:28-35-50(基于全画幅)


[定焦的镜头感;阅读需要30分钟;转载+编辑]


关于镜头感:28-35-50

其实所谓镜头感就是摄影师和镜头之间培养起来的感觉,是在对自己所用的镜头非常熟悉的情况下想象镜头是怎样看东西的规律。比方说,手里拿着T335mm镜头,不举相机,站在哪个位置能将什么东西取进来,在什么光圈下景深大概有多少,前后左右移一点透视会发生什么变化,自己心里都需要有一定的概念,当然不需要非常的精确。

光圈F8,对焦在牌子上,两个人都会落在景深当中。

入门级廉价的变焦镜头的最常见的焦段是24-105,为的就是让初学者花最少的钱去培养这种感觉,在熟练后再根据对自己的题材选择适合的专业镜头。以前用变焦镜头不觉得,但用了定焦镜头一段时间后这种感觉就不知不觉的培养起来了,以至于我有时手里拿着变焦镜头当定焦镜头用!不是说变焦镜头不能培养镜头感,而是大部分使用者只是简单的变焦了事,没有认真的对每个焦段固定练习,加上现在非全幅DSLR都有镜头系数,更加淡化了传统的焦距概念。

28-35-50是我比较常用的三个焦段,最熟悉的是35mm28mm35mm35mm50mm都是非常接近的焦段,习惯了T335mmGR1s我很快就上手了。一开始我也以为:退一步是28mm,进一步是50mm”,但实际用下来才发现它们之间是很相似,但又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回事。

卖花的人。光圈F11-16


我个人觉得35mm是比较舒服的一个焦段,物体之间透视和比例适中。虽说28mm35mm相差不大,但用起来感觉就不是退一步那么简单。即使退一步,也能看出28mm的透视感要大,加上边缘的畸变,使得空间感强了不少。28mm对构图能力要求比较强,因为它比35mm广,所以画面中包含的元素更多,一不小心就会把不必要的东西取进来;另一方面,28mm也考验摄影师的胆量,摄影师需要更加接近被拍摄者,而我用T3的时候这种压力明显小了不少。但28mm35mm有一点很相似:那就是它们的在同一光圈下景深都比较接近,这让我很快就习惯了GR1s,尤其是F8以下的小光圈的景深都很大,这对于我抓拍和交代主体所处的环境都非常有用。经常会见到背景和其他元素处理不好就虚化了事的例子,这会使摄影师产生构图和提炼的惰性。T3GR1s即使光圈全开(F2.8),只要不是靠得太近,背景的虚化也有限,那种虚化是有着能分辨实体的朦胧,含蓄、温柔而充满感情的。还好,我对镜头的虚化能力和bokeh已经不太感冒了。

父女。光圈F5.6。构图已经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抓拍的时间太紧一不小心把多余的东西取了进来,所以我稍微裁了一下图(85%左右)


photo by 墓月花 GR1s, 光圈F4
后面是刚放的炮纸,带着头花,手拿香的憨厚的小女孩,很能映衬过年的感觉。
轻微的虚化更突出了女孩,也交代了女孩所处的环境

35mm50mm都是很平凡的焦段,没有广角的冲击力和长焦对空间的强烈压缩,以至于用它们拍的照片都很平实,能使读者更注重照片的内涵而不是它的表现形式,感觉真实而不夸张,要想平实而不平凡的话只能在片子的内容和内涵上做文章。35mm50mm也是大家常说的人文焦段,它们能使摄影师和被拍者保持着一定的心理和物理距离,不会令被拍者产生一种被侵犯的感觉而又能让摄影师融入事件所发生的环境当中,所以通常会看到给徕卡新手的第一只镜头的选择建议不是35mm就是50mm35mm和人看东西的方式基本相符,而50mm标准镜头是和人眼看东西的比例相同,但看东西比例相同和看东西的方式相似是两回事。

EOS30,50/1.8II,光圈F2.0-2.8

50mm标准镜头的视角实在太平凡了,不是广角也不是中焦,让人有点耍不开也够不着的感觉,对摄影师的构图能力是极大的考验。要用好标准镜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会听到标头无用论的说法。其实并没有无用的镜头,只有用得不好的镜头。佳能的《EF LENS WORK III》中标准镜头那一章说道:“The key to using a standard lens skillfully is to strike an effective balance between the subject distance, the perspective, and the background blur effect obtained by opening the aperture.” 就是说如果能使物距、虚实和透视得到均衡的处理,那你用标准镜头就算入门了。平时我使用T3街拍,但至少有40%的情况下我觉得50mm会比35mm更好用,尤其是某些客观因素导致我不能走近的(例如隔着一条马路),或者某些被拍者不允许我靠得太近的,50mm虽然比35mm只长了一点,但可以使你离得更远一些。我那只佳能50/1.8II配的是EOS30,可街拍用单反太显眼了,而我又没钱买徕卡或G2+G45,所以只能作罢,拍不到的不拍就是了。对于其他场合,我倒是非常乐意使用50/1.8II来给朋友拍拍纪念照之类的,因为它的成像实在很不错。

这张是T335mm拍的,我不可能靠得更近了,任何轻微的动作都肯定会给他发现我的存在,这时候50mm镜头会更有用。
光圈F2.8-4

清明节.烈士陵园

EOS30, 50/1.8II,光圈F4
个人认为用好50mm镜头,懂得利用透视和景深非常重要,否则过于平淡。

我还有一只使用频率不高的EF17-40/F4,原因是我用了T3后对超广角的热情慢慢淡了,一年里能用超广角的没几次机会。最近都在考虑把它出手了,但始终下不了决心。我不是喜欢折腾器材的人,想想留下来总会有用处的,先留在身边吧。

用好一只镜头,要比会用一堆镜头要难得多。

200643日凌晨

PS:另感谢墓月花借了一张图片给我作例子,那是少数能让我过目不忘的照片之一。)

[阿祖 2006-5-8补充如下:]
我们不妨把眼光开阔一些,实际上,在传统的焦段中,40mm-60mm都可以被称作标准镜头。所以我们可以看见有的厂家的标头是45mm55mm的。所以,标头定在50只是一个约摸值,前后相差一点不会影响镜头感的培养。所以,不必要拘谨于那几mm 的差异,也不必拘谨于文中提及的28-35-50这几个焦段是否刚好。

再把眼光放开点,我只是提及了28-35-50这几个焦段,事实上我觉得用24mm60mm等等也一样能把镜头感培养出来,比如说用惯了2824是怎样的会比较容易估计的出来。你用哪个焦段的镜头都好,关键是你跟镜头之间要培养出那种互相信任的感觉。

---------------------------------------------------------------------------

北方兄的文章
 原文 
一镜走天下,有个前提条件,就是你拍摄的对象是什么。在一机一镜的定义中,不存在变焦镜头的内容。如果讲变焦镜头的话,也就没有一机一镜的定义。卡蒂埃-布勒松是一机一镜的典范,寇德卡也是,他曾经长期使用一枚25毫米镜头。一般来说,人文领域及特定的拍摄内容,一机一镜足够用。商业摄影中,一机一镜的情况非常罕见,但也不是没有。新闻摄影中这种情况就基本没有了。

人文领域的拍摄,一般来说,主要以三枚镜头为主:283550

尼康曾想高价收购拍摄世界名人的邓伟手中的那枚标头。一般来说,选择标头,是以环境人像为主。35毫米镜头人像与环境兼顾,28毫米镜头主要以环境介绍为主。象寇德卡拍摄吉普赛人,介绍吉普赛人的生活环境,是衬托主题主要手法,所以他选择25毫米镜头的广角。

有人说变焦镜头很方便为什么还要买定焦?定焦能做的变焦也能做的啊。表面看是这么个道理,实际使用中完全两种感觉。我们知道,西洋画中,素描是基本功,那么,摄影有没有基本功?我的理解,摄影的基本功就在这个一机一镜中。我们有时候讲镜头感,什么是镜头感?布勒松说:摄影家的眼睛,永远都在评估出现在他眼前的事物。他只须移动1毫米的几分之一,便可以把线条吻合起来。他只须稍微屈膝,便可以将透视改变。把照相机放置在离主体近一些或远一些,他便可以刻画出某一细节——这细节,既可能相得益彰,也可能喧宾夺主。然而,对照片进行构图所需的时间,几乎是跟按动快门的时间一样的短,因为两者同是条件反射而已。所谓的镜头感,就是条件反射四个字。长期使用某一焦段的镜头,譬如标头,你就学会用标头的眼光看世界。开始的时候你还需要用手搭个方框笔划一下才能确定取景的范畴,熟能生巧后,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拍摄的内容是哪些。

比较毁人的是开始就使用变焦镜头。用变焦镜头培养镜头感是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拍摄不仅仅是焦距的问题,拍摄最重要的,是要去思考拍摄的这个过程。比如你想拍摄矿工的生活,场景是几个矿工兄弟在炕上喝酒,屋内环境比较简陋。在拍摄这个场景时,首先你要先找光,光是摄影的生命,你要看,我的光在哪里,最强的光线打在哪里,在这种环境拍摄,光比很大,所以你必须要有取舍。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你要找位置,比如你用28毫米镜头,F84米外全清晰,但屋里容不下这个距离,所以你要走两步,这个时候你就要考虑景深。景深是什么?景深就是空间感。景深可以非常非常非常切实地影响我们对现实的观看。用普通话说,光圈先决决定一切。(谈到光圈,这是一个基本功。比如标头,一般的练习,是在五米之内,用各种光圈拍摄物体,一米下各种光圈组合的景深是多少,两米是多少...虽然镜头上有景深指示,但你还是要去练,这个过程很关键,你要把这种烙印烙在脑子里。我们有时候讲艺术的创作,你连景深的范围心中都没有数,怎么去创作?)第三步,就是所谓的决定性瞬间,在恰当的时间里按下快门。高潮会在某个瞬间降临。

一幅好片子有没有,按下快门的瞬间就知道了。有人说胶片要等到冲洗出来才知道结果,那是你基本功不扎实的缘故。现在的时尚是用数码相机,如果说拍完了还得低头去看LCD,那是你滥竽充数的结果。从来没有一种艺术,可以在数量中找到质量。

一机一镜,开始的时候和训练自己的镜头感有关。无论你用什么机器,胶片还是数码,训练的过程都是艰苦的,如果你用的是35毫米镜头,那么你就时刻要用35毫米的取景范围看任何东西。看的时候要注意,先看画面的四个角,然后再看中心的内容。这个过程很关键,要养成这个好习惯:先看四角。要用摄影师的眼光看世界。如果你是用35毫米镜头的,那么,这个世界就是35毫米焦距的世界——直到你成为大师,这个世界才能再次向你敞开。

看完我上述码的字,你就会知道,用变焦镜头培养镜头感,是件多么庞大的工程。不是说不可以,不过按照一般的规律,天才总是你旁边那个的人。变焦派的焦虑是,有些东西拍不下来怎么办?(其实变焦用久了,你也会发现,自己总是不自觉地偏好某一个焦段的拍摄。)这个事情一点也不矛盾。对于使用定焦镜头的人,没有拍不下的内容,关键是你想怎么拍。还是拿拍摄屋内矿工的场景打比方,用50的标头照顾不了环境的介绍了,怎么办?没有什么好怎么办的,改变原来的拍摄思路,改拍特写或者其他。取舍只在一忽悠间。谁也没有规定,一幅好的照片,一定一定要是什么什么的模式。模式是你自己制订的。变焦在学习的阶段,特别限制人的思路,这也是我不主张在初学摄影的那几年,用变焦头的缘故,因为你总是会试图用一种模式拍摄所有的内容,所以拍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除了家里的高跟鞋,你已经找不到新的视觉;你开始把兴趣转到摄影器材上,然后你就会发现,玩玩器材做个逍遥派在有米的日子里也是很快乐的事情。所有这一切,有可能仅仅是因为,从始至终,你都没有掌握自己的镜头感,你一直都在摄影的大门外徘徊,尽管你握着1670万象素的马克兔,但是那个,只和你的腰包有关。数码的危险性还在于,你可能更多地关注PS的技巧,而忘记了素材的来源。所有的素材都要求经过你那独一无二久经训练的摄影师的眼光来裁剪。

一机一镜,怎么用都够了。


---------------------------------------------------------------------------

北方兄的另外一篇文章
 原文 

作者:北方
 

1一镜可行吗?
 
2、一镜会不会比两三镜有明显的劣势?会不会失去很多出好片的机会?
 
3、一镜应该选择定焦头还是变焦头?
 
4、一镜选择什么焦段为好?
 

一镜当然可行了,比如活着的大师寇德卡和他的25毫米镜头,他早期的成名作基本都是拜这枚二手的镜头所赐。一镜和多镜比,不是说有什么优势或劣势,纯粹是一种拍摄习惯,一种视觉,甚至可以说是刻意地追求一种拍摄的风格。我们所说的一镜都是指定焦镜头,至于说焦段,通常选择一镜的,拍摄的对象大多属于社会学、人文学领域的内容,一般的选择就是我提到的那三个焦段:283550。风光摄影及其他,不在讨论范围内。
 

选择的顺序,我的理解是:502835。越是广角越难拍。有时候我们听腕说,这个角度太广了,我控制不住。这句话实际上可能牵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自身情感的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那个套路,在自己熟悉的空间构成范围内,用自己熟悉的形式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布勒松,我们研究他的片子,会发现老兄对F8有特殊的喜好,脱离这个套路(或者说风格),就需要有升华的契机和理由,为什么要这么拍,你要说服你自己才行。另外一个问题是,一张片子,是用光、拍摄的主体、空间的构成这三个摄影要素来表述,这就必然牵扯到三者间有效的排序和控制的问题。谈到控制,一机一镜主义者对空间的形态和形式有近乎偏执的控制,还是拿布勒松打比方,这个老兄从来不对照片进行剪裁,他认为在按动快门的那一瞬间,一切物体的排列,都已呈现完美的秩序。
 

对于用惯了28毫米镜头的人来说,24毫米可能是真的太广了,而且一般来讲,在人文学题材的拍摄中,28毫米镜头的视觉可能更为大众所接受,是一种公众的空间。关键是,广的要求很高,对个人的艺术造诣、对社会学的理解、对美学的理解,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技术的因素,在这里,则是很小的一个因素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比如在布勒松50毫米镜头下拍摄的内容,其中诸多的要素排列接近完美的话,放在更广的视觉里,比如在28毫米镜头的视觉里,可能就会因为多出的那些因素,使画面变得杂乱无章。
 

28毫米不是极限,但突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50毫米镜头,是培养摄影师基本素质的最佳摇篮。在这个焦段中我们会初步感受到空间感对我们意识的深远影响。通过这个焦段,我们开始学习看世界。时空的间隔,历史的痕迹,行人与物体,城市与角落,等等的一切,你都要将之关联,要用这样一种基本可以突出主体的焦段描写来概括化的视觉,将这一切关联。你开始琢磨,创造力是怎样一种力。这个阶段里,重要的是培养自己对结构空间的理解。开始的时候可以从摄影学的平面构图,比如黄金分割法什么的学起,随后你就可以把这种分割想象成立体的魔方,立体魔方式的构图方式可能会起到更多的帮助作用。摄影从来就不是平面的艺术,在摄影的构图中,你必须要用立体的思维方式去想象。简单地说,比如拍摄一个人,你可以把他想象成在立体魔方中的一个点,然后你运动思维,沿着魔方的各个角度看一遍,你的工作,就是要寻找到那个最佳的拍摄点。要养成这样的一个好习惯,见到你的拍摄的对象时,迅速地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把周围的环境变成一个立体的大魔方,然后你就开始想象,把这个拍摄的对象,置于什么点上;对你来说,就是从什么角度什么机位去按动快门。这样使用上一年或者两年以后,你对自己的风格,就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所谓的风格,就是视觉习惯而已,你就会明白,自己可能更擅长使用什么焦段的镜头。如果有人对你说他根本不用这样的一个过程来折磨自己,这种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有的人天生就有超乎常人的空间感,不过根据一般的常识规律,那个人,总是别人。
 

再说一下35毫米镜头。在人文摄影中,35毫米镜头,有着近乎完美的平衡感。(许多人对徕卡的理解就是M+35毫米镜头。)在摄影的过程中,有些东西是很私人的,比如我们一直在追寻的灵感。我有时候甚至想,35毫米镜头是否就是灵感的代名词。摄影这种表现手段,实际上是用很内向的方式和观众沟通,必须借助现实的物体影象,(而不是象画家那样可以自我创作)来表达自己的倾向。因此一个摄影师对镜头的视觉感受是非常重视的,一个好的摄影师,要有异于常人的空间感,在这个空间(一个焦段有一个焦段的空间感)里的任何异动,譬如稍微蹲一下身体,或者向左移动两厘米,你都要清晰地感受到变化的细节。
 

这是一个非常难用的焦段。相比较50毫米视觉下的特写,35毫米镜头更要平衡28毫米空间的构成。35毫米镜头是大师的眼睛,这个焦段用久了,慢慢地就容易理解事半功倍这个成语。关于这个焦段的理解,我还需要时间。先写到这里。
 

学习摄影,入门很重要。摄影不是拿起相机就按快门,按动之前,你要明白很多道理。有些道理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两年,三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然后才能知其所以然。要多看一些书籍,多看大师们传下的图片,同时要学习美学理论。如果你的志向是人文摄影,那么你还要注意到,人文学是一门很深奥的科学,和人生的经历、对世界的观点和对人生的看法,都是紧密相联的。
 

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更多地探讨一些空对空的话题。对于使用一机一镜的朋友,我的建议是从5米内学起。5米是个很有意思的空间,而不仅仅是距离。


---------------------------------------------------------------------------

Jogo的文章摘抄
原文 

我现在是summicon50mmsummicon35mm(我一直觉得leica的每款镜头名字都是那么有诗意,比日本镜头的枯燥数字代号可以多好几个可以意淫的理由,嘿嘿),之前某几位大侠老是说35mm50mm差不多,只上一个就够了。我觉得说这些话的人至少都没有好好使用和摸透这两个焦段的镜头。简直开玩笑嘛,35mm50mm差那么远的使用感觉,尤其在leica的机身上和使用上,可以说,我每次从35mm转换到50mm或者从50mm转换到35mm都要犯上好一阵子中年痴呆症,那种手感完全要重新适应过来好一阵子才能顺滑的使用。

另外一个需要练习的就是盲测估摸镜头的象场范围,比如35mm的镜头,50mm的镜头,在什么位置上,大约能包含拍摄到多大范围的景物。这样做有什么用呢?做到这点后,你可以第一时间站在你最应该出现的拍摄位置上,因为leicam系列那个变焦镜头用的人不多,即使是那个头,也不是无级变焦的,所以你不可能靠镜头的变焦来缩小或者扩大拍摄范围,只能靠自己的脚步移动。如果之前你已经知道在什么位置上可以拍摄到多大的范围,那么第一时间就可以选择在那个位置上出现,不会到了要举起相机的时候,一看,妈的,原来这么近,退退退退,或者觉得太小,前前前前,那多耽误事情啊,所不定等到你退到合适位置的时候,鸡飞狗跳,连毛都没有了。

一旦形成了焦点位置手感镜头范围判断,你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leica是你手臂的延伸,是你眼睛的眼神,是你脚步的延伸,无需在临时考虑对焦,临时判断相场范围,举手就拍,那种一切尽在把握的感觉真是美好。这个时候,leica已经成为你最信任的朋友,最可靠的伙伴,就象一头从小养大的土狗一样(你还可以挑黑色或者白色,多好,做上帝的感觉啊),不离不弃,你要它去哪就去哪儿,要它咬谁就要谁,多爽。(要是被人偷了那就不管我的事了。)

我的拍摄习惯就是利用焦点位置手感在举起相机的时候已经把焦点调到位置,然后根据使用镜头的象场大小走到一个需要的合适的位置上,这个时候只要举起相机那就是剩下按快门一件事情了,如果被摄体运动很快,我还是不看对焦斑对焦,还是靠镜头手感确定焦点变化,这个时候看取景器只是控制这个运动物体在我整个取景框中的位置了。

---------------------------------------------------------------------------

以下文字摘自《吴家林的,《中国摄影》2005年第10

问:您的哪只镜头使用率最高?
答:我两台相机都装同一种胶卷,都不用换镜头,需要使用哪台就拿出哪台相机。从1996-1998年,这三年间,35mm镜头使用最多,使用几率大约占80%,标头大约占20%。最近五年这个比例颠倒过来了,标头的使用几率占到了80%

问:您现在为什么如此青睐标头?
答:首先,标头和人的视角相仿,拍出的图片不会产生强烈的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看起来很舒服;其次,我的风格不是很强调视觉冲击力、追求怪异的构图形式,我更喜欢那种平和的视觉构成,我更多的是采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所以选择平易的视角,一种容易被大家接受的方式。标头拍摄的图片能使读者更多的注重图片的内容而不是它的表现形式,它使读者感觉真实、亲切,不夸张,不追求所谓的震撼力,它更有助于表现作品的内涵,更符合我理解的平和之中见奇崛的感受,使照片有一种内在的张力。

另外,标头非常适合我从观察。行走到选择、拍摄的创作方式。我很少拍摄宏大的场景,我更多的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这恰好是标头表现力最擅长的领域,它同时也与人保持了一定的心理距离,我感觉它所表现人的那种自然、自在,那种原始的生活状态,是最真实的。广角镜头拍摄时,对人有一种心理侵犯性,被摄者有一种天然抵抗心理。而标头则将这种侵犯性降到了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

再者,一台相机一个镜头,对于摄影师来说是轻装上阵,可以不必负累很重。一机一头使你没有选择,你就会努力研究手中的器材的表现力,虽然器材少了反而使摄影师更关注内容的表现,更容易成功。这也是我越来越信赖标头的原因。

问:您从最初28mm35mm镜头,直至现在的50mm标准镜头,您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
答:准确的说,在最早《云南山里人》那本书的创作中,我曾经借得一支18mm超广角,只用过一次,就再也没有用过。作为我的一个拍摄试验,给我的感觉就是18mm镜头比较好拍,比较容易驾驭影像。但它最大的问题是不真实,太夸张。其后我又使用了一年多20mm镜头,之后,每每看到这支镜头拍摄的图片,我都感觉害羞,它严重扭曲了被摄者的形象,感觉是对被摄者的不尊重。而从标头取景器中看到的流动的芸芸众生,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舒服多了,非常接近我要表达的感受,自然、真挚以及对人的尊重。应该来说未来我将使用标头作为我的主打镜头,除非很个别的情况,当然我也不排斥其它规格的镜头。

由于自身性格、拍摄题材和表现形式等原因,标头能使我很容易达到人机合一的感觉。我现在可以不通过取景器,也知道被摄者在取景器中关系和位置。这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这完全得益于一种下意识的视觉训练。我越来越迷恋这种拍摄方式,这种方式从生疏到熟练大约经历了5年,从熟练到成熟是最近5年的事情了。

当然,相机和镜头是一种工具,不同的相机和镜头使用和观察方式是不同的,摄影者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感受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

[阅读全文]

Sunday, 10 June 2012

一起玩600Ex-RT

 [试试佳能最新的闪光系统600Ex-RT;阅读 需要10分钟;分享+小小分析]

既是600Ex-RT的试玩,也是街头snapshot的布光例子。

摄影师Neil van Niekerk用了三枝闪灯:
A灯负责model的正侧光,需要加上柔光箱;
B灯放在model后面,制作出轮廓光(背光)效果;
C灯负责照亮涂鸦墙,背景光;

本片摄影师的思路是,3灯中,先调整C灯的参数;然后其他2灯再根据C灯调整参数,也就是话,以C灯的参数做原点。
我个人的理解是:因为C灯负责的背景是环境光和人造光的混合,而AB灯负责的model,基本上都是人造光负责,所以C灯需要特别处理,并且以它的参数为原点。


废话少说,上片!




如果你是墙内观众,请看截图吧:






没看懂他固定柔光箱的圈圈是什么??有读者知道吗?谢谢

[阅读全文]

Friday, 1 June 2012

一次过满足N个愿望-爸爸的旁轴 II


一次过满足N个愿望 II

["全副,胶卷,旁轴”;阅读需要10分钟;原创]


等待了一周,终于晒左出来啦!
先看看效果先






感觉如下:
1.色彩篇:讲最好的那张,人面的色彩偏红,但是很舒服:我觉得,这就是化学成像的奥妙之处。
这种感觉,与数码真的不同。或许,数码无法超越胶片,但是,胶片也不可能有数码的好处;
2.空间篇:全副的空间感十分明显,这个我一直都在讲,这是一种畸变,是对客观世界的另一种表现;
当然,这也和定焦镜有关。我用的是50 f2.8. 
3.感觉篇:由于不是马上可以看到结果,于是就有一种等待。除了是一种耐性之外,还是一种期盼。这种感觉,就好似去旅游的时候寄明信片给自己一样。就算旅行回到家,但是依然期待明信片;当真是收到的时候,看见图片和文字,又回忆起当时的感觉--哪怕是一点点的回忆---就是这么神奇!
而且当你拿到刚刚晒出来的照片之后,把照片拿在手上的感觉,与屏幕上看照片的感觉有很大区别。就算对焦不清,就算有抖动,但是,这已经成了一张照片,一份可以握在手上的物品。非数码照片可比。



总的来说,胶片,玩得就是感觉;数码,玩的就是方便。
就像功夫茶和袋泡茶的区别;想私房菜和快餐的区别。

另外,废弃的胶卷筒,也可以拿来做钥匙扣哦~
只要用两元,在单车铺那里钻个孔,就可以做钥匙扣啦,一看就知道高摄影的,恁装腔啦~~



(预告一下:旁轴也玩离闪!)

[阅读全文]

Sunday, 20 May 2012

一次过满足N个愿望-爸爸的旁轴 I


一次过满足N个愿望 I

["全副,胶卷,旁轴”;阅读需要10分钟;原创]

全副,胶卷,旁轴,凤凰,真正的50 f2.8,上菲林,卸菲林。。。最重要的是,和爸爸用过同一部相机! 这些都是我第一次使用旁轴相机的感觉~
当我拿起这部凤凰的旁轴相机时,第一个感觉是,真的几重!金属机身的质感,是非常扎实的,你明显感觉到一份历史的厚重感,也令我想起在天堂的爸爸。拿着机身,感受着每一个零件。这是上一个时代的产物,是机器工业时代的产物。整个机身不需要一颗电池,全手动。有胶卷就能拍。(可以参见另一文章《徕卡》)



最精妙的是,镜头兼顾快门的功能! 就连长时间曝光,也就是B门,这部相机都是实现!

但是没有对焦功能,而且取景框并非所见即所得(在取景窗看到的,并非最终成像的构图),这两个是旁轴相机的硬伤。当然,旁轴的机械结构明显比单反简单,所以,就算是数十年后,我相信这部相机依然可以运作,这就是传承的力量!十几年后,我依然可以和我爸爸拿起同一部相机。

旁轴相机的准备操作,可以参见这段来自youtube的视频,内容是如何安装/拆卸菲林,操作的相机也是一部旁轴相机。





旁轴相机的拍摄操作,就是以下几步:
1. 设置好光圈,快门
2. 估计物距(主体离镜头距离),调节镜头上的参数
3. 在取景框观察取景
4. 按下快门
5. 拨动拨杆
6. 检查照片数量,在机身的右肩上。如果超过36就卸菲林了。


菲林的感光值,其实就是数码摄影的iso。在菲林时代,感光值,相当于是一个不变值,并非使用数码相机这么方便就可以换iso。



旁轴与单反的区别
  1、旁轴和单反相比没有反光镜,这样一是减少了相机的厚度,二是减轻了机震,三是可以使用镜间快门实现闪光全同步。
  2、旁轴相机由于对焦基线的原因和没有反光镜的限制,一般广角镜头可以做得非常贴近底片,结构和成像也比单反的要好。所以短、标焦距是它的强项,长焦几乎是虚设。而单反的优势是焦段覆盖广,在长焦和微距有旁轴无可比拟的优势。
  4、旁轴有视差,而单反是所见必所得。旁轴是想好了拍,单反是看准了拍。



下一篇文章会show一下我的初次作品。



旁轴是一种情结。 
拿着拍照就很有感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