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7 February 2012

油画鲜花

[用轮廓光勾勒出花边;阅读需要10分钟;原创] 
龙年年花写真
上图的花瓣颜色鲜艳,有点像HDR吧?
这篇文章是解析上图的set灯,主体是农历新年的鲜花。农历新年每家每户一定有年花吧?摆过了年十五就扔掉岂不可惜?让我们一起为她们留下美丽的一刻吧?



上述的set灯,主灯A是的布局是主流思维,就是在右上角45度打下来;
至于每个strobist都应该有的那一丁点“progress adjustment”,就是在花下加上一个反光板,并且专门用一只闪光灯B打向反光板,另反光板成为一个30吋大小的光源。这样花的边缘会被极大照亮,像勾了边一样!



其实,如果读者一直有留意文章,相信已经发现对于一般的物件(例如食物,鲜花这类;甚至是半身人像)的普遍set光原则:

布光需要做三件事:
一是用高光勾勒物体轮廓;
二是提高对象整体亮度;
三是在物体表面(而不是背景上)适当的制造阴影。

三者缺一不可。没有高光勾勒轮廓,物体就会沉到背景中去,失去冲击力,没有面光照明就没有细节,没有制造阴影就没有立体感。这也是我们至少选择2个灯拍摄的原因,可以各司其职。适应各种形状。

[阅读全文]

Saturday, 25 February 2012

爱意的西餐-2-14

[拍摄我和太太亲手做的食物,视觉和味觉都有享受哦;阅读需要10分钟;原创]

我太太Angel是个很喜欢 主事 煮食的女士,所以在Feb,14,2012。 我太太和我一起做了一顿饭,好好让我们享受这一顿爱意的西餐。
 




 

喜欢上面的食物图吗?其实布光就这么简单,就像之前的一篇文章
<新兵开炮啦--高光水果>一样 。基本就是一个白伞就搞定,如下图。



老实说,一般来说,这样布光对于拍摄肉类的,或者是多汁的食物,已经足够了。 因为40吋的光源,对于食物来讲,已经相当大了,也就是话,光线的质地,已经相当地柔化和均匀了。

但是!!!(哈哈,strobist总要向办法调整,是吗?)
以上的光源都是白色的,也就是中性光,没有什么情感在里面。
这么温馨的情人节,我想把照片拍得更加接近我当时的心情。

我在之前的文章<人造光肖像--两日workshop>提过,我们可以用有色的塑料胶袋改变光的颜色,所以如果想照片的气氛更加温馨,就可以选择黄色的胶袋。

就是下图的副灯,他上面可是盖了一个黄色的塑料胶袋哦~他作为一个环境的填充光,光的质地是散漫的,颜色是温馨,我就需要这么一种光。



 

这样拍摄出来的时候,就不会真么中性了,会渗出温馨的气氛。


好啦,终于拍摄完啦,可以开餐啦!!!!
现在想起当时情人节 ,看着这些照片,依然回味无穷哦!

[阅读全文]

Friday, 24 February 2012

人造光肖像--两日workshop


[学会有两支闪灯拍摄专业的肖像照;阅读需要20分钟;原创]


被我“抓来”拍照的广州朋友




这类型的人像照,特点是干净,就算是一个黑黑实实既宅男,一样拍得光鲜明亮,成个补习天王甘!

先来看看布光图

就是甘简单!!
关键点有两个:
1. 背景用反光板做反射,作为填充光
2. 用闪光灯透过白伞打出柔光作为主光

理论上,这样的set灯就可以拍摄出上面照片的效果。
还记得我讲过,set灯的一开始,总是要某个地方开始的(you have to start somewhere, right?
上面的布光图,就是我们所讲的somewhere了。
Strobist的有趣之处, 就是要不断思考,做出progressive adjustment!有进展的调整!


就好似上图,我命名主灯是A灯,背景灯是B

B灯,可以调整的是,焦距,颜色和强度:
焦距可以更集中,刚好造成一个头顶光环的效果;
颜色,可以通过CTO色片。当然啦,我有DIY的方法,就是
 ------------------------------------------塑料胶袋啦!!


 把这些胶袋用肥皂柔光罩盖着,就可以改变颜色啦!!

这样做,除了省钱,还方便携带。

A灯,需要调整的就是位置!
因为A灯的光,是透过白伞打出来的,已经是一个40吋的柔光箱,所以调整A灯的焦距,其实意义不大。
颜色方面,我选择白光,这是一种中性光,这样拍摄出来的人像,会很精神,所以我没有改变颜色。
唯一要改变就是A灯的位置
我用“人肉三脚架”,横向太高灯架,从上45'打灯到人面。

具体的调整, 要根据你的model的面形调整:例如:
鼻子的阴影;
眼镜的反光;
调整大细面(大面要用多点阴影);
重点表现面部的主要轮廓,鼻尖特征要放在高光位;而面颊因为很平,所以尽量放在阴影位;








按照我上述的思路, 做出大改造!!!!


首先,改变背景的颜色,用黑色;
然后调整B灯!
加上蓝色的塑料胶袋,然后把焦距调到最远(105mm),这样可以得到聚束灯光,打在背景上,营造头顶光晕的效果;

最后,跳帧A灯与人物的距离,保证人像,衣物和道具都有足够的曝光就可以
音乐人-Kino


OK, 这就是双灯肖像的效果。在家也可以做到这效果。还等什么?动手吧! 
Wish you good light!

[阅读全文]

Monday, 20 February 2012

她好你也好--不要难为你的相机

[了解单反的对焦系统;阅读需要30 min;解读+原创]

题目有点黄,所以吸引你进来,是吧?哈哈

本文想说说相机的对焦系统 和  ttl的基本理论

了解你的机器,创造环境让相机工作舒服一点,那么相机给你的反馈(feedback)会更快更准,不好吗?

为了避免混乱,本文里提到的光圈增大,其实是通光量增大的意思,并非“F XX” 的数字增大,所以说法是“光圈增亮”;反之,说法是“光圈减暗”。这样应该够清楚了吧。

对焦系统:
无论canon和nikon,或者其他牌子的,就算他们足够聪明,对焦系统,都是基于对比(contrast)的。
也就是说,对着一张纯白的-并且被均匀光照的-纸张上,目前的 单反 是无法合焦。 (因为完全没有对比)

所以,在对焦的时候,我们应该创造条件,先用肉眼找出对比,让相机尽快地找到她期待的那个“对比”。
例如:拍面部特写的时候,想眼睛清晰,可以试试用眼睫毛充当这个“对比”。



另外,一张照片看起来是否清晰,除了镜头素质,机身像素,对焦模块精度和是否抖动之外,很多人忽略的,就是光亮度。怎么说呢?
就是说,如果你想拍出来的物体是清晰的,那么这个物体最好是比其他物体更光亮一点。

原因:
这是一种视觉上的错觉,就是高光位的物体,会让人觉得这就是焦点;
另外,由于物体被照亮,所以他的边缘和纹理会相对清晰,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机身的图像引擎(什么Digic 4 Processor, Expeed 3 Processor等),就可以轻易的锐化边缘;

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合焦的物体会更清晰。



闪光系统:
什么ttl,i-ttl,e-ttl等,大概的意思就是说,综合了
-光圈,iso,快门,物体与相机的距离(简称物距),闪光灯与物体的距离和角度(不考虑跳灯),闪光灯的焦距,闪光灯的强度-
这么多信息之后,
然后电脑算啊算啊,得到一个满足各方面参数的值,最后,快门释放,生成照片。

考虑到闪光灯的回电速度的不可知性和闪灯强度的波动(尤其是电池电压低时),其实,尽管在计算时好像好精确,但也并非相机就解决所有问题。

我的经验是:如果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例如新娘从娘家出阁的时候,这时一般的摄影师都知道,要快门1/80以上,拍出来的人才不虚。
既然我明知快门要1/80以上,那么为何我就不设为快门优先(Shutter priority,就是S或Tv)呢?
另外,在室内比较暗,起码要iso800以上,为何我就不设定iso为800呢?

在上面列出的参数里,我设定了两样(快门和iso),那么相机在计算曝光的时候,就考虑少了两个参数。

创造环境让相机工作舒服一点,那么相机给你的反馈(feedback)会更快更准,不好吗?

(对于室内的闪光照,光圈优先比快门优先的快门相应速度慢很多,知道这个事实的strobist请举手!!!!)



对于对焦系统,还有一个很坑人的地方,就是类似的这么一句话,“此对焦点是横向F2.8的线性敏感”, “此对焦点是纵向F5.6的线性敏感”。









这话是啥意思呢?
纵横是方向的意思,不用解释了吧;
线性敏感,就是与传感器是直线型,与之相交就敏感;
关键在于,对F XX 敏感,啥意思?

参见这个帖子
http://www.douban.com/note/99424026/
说得很清楚:

对“F XX 敏感”,就是说镜头的最大光圈比“F XX 更亮”,这个传感器才能工作。
说个例子,5D Mark II的中间十字对焦点是“横向F2.8的线性敏感,纵向F5.6的线性敏感”
就是说,最大光圈比F 2.8亮的镜头,才能两个传感器都用上;其他情况(镜头最大光圈比F5.6亮),只有纵向的传感器在工作。
所以说,就算你买了24-105 F4 红圈头,就算是5D Mark II 的中间对焦点,只有纵向的传感器在工作。

那么为什么我没有牛头(最大光圈比F 2.8亮的镜头),5D Mark II也能合焦呢?
原因就是凑合着用呗。
就像电器的额定电压是12V,但其实你用13V去电她,她也不会马上爆炸啊!




[阅读全文]

Tuesday, 14 February 2012

新兵开炮啦--高光水果

[10分钟的布光,在家拍出高光水果照;阅读需要5分钟;原创] 







这种照片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把橙子,奇异果和车厘子的质感拍了出来;当然另一个好处就是拍完之后可以马上吃啦 ,哈哈

在家花10分钟左右布置就可以啦;如果把收拾的时间也算上,布光就需要20分钟左右

先说说布光:
1.首先用反光板的白色部分铺在玻璃的饭桌上 这张做到用于有两个
1)白色可以反光,把橙子的倒影拍出
2)白色可以透光


2. 在玻璃桌下放置YongNuo 460
这支灯的光透过玻璃,然后经过白色的散光层,作为水果的底光,令水果光线更充足;而且,桌面会瞬间成为纯白的背景,什么灰尘啊,折痕啊,统统都秒杀了

3. 用三脚架固定柔光伞和Speedlite 430ExII

两支灯的光比是1:2 , 就是这么简单!(什么是灯光比?)

相机的设置很直观(我其实是想说straight-forward):
ISO 100
1/125
f7.1
85mm(视觉上是85mm×1.6)

调整一下,就可以拍摄出上面的作品啊!!


换了一下角度:
这样拍出来的照片透出一种医疗设备的感觉,是吗?



布光实景图:
现场就是那么昏暗和黄色啊^_^



不需要昂贵的镜头和灯箱,用普通的闪灯和变光工具-英文是light modifier,就可以做出杂志图片风格的水果照片 很简单,不是吗?而且拍完之后,还可以吃掉! 哈哈

[阅读全文]

Monday, 13 February 2012

离闪光控制-从这里开始

[介绍“光圈-闪光”和“快门-环境光”的关系,以及Inverse Square Law,阅读需要15分钟左右;解读]

Zack Arias,Mr One light, One Light workshop 创始人,号称只用一枝灯(闪灯,聚光灯,alien bee三者之一),当然他也会用很多修改器(modifier)来调整光线。
称他为“一灯大师”
以下这是他的一段视频,全是英文,我听懂8成左右




我选取他的几个point来说说:
1. 在离闪strobist的世界里,
光圈控制离闪的光
快门控制环境光
iso对以上两种光都有影响



对这段话的解释:

闪光灯放射出光的速度是几千分之一秒!!!
对于同步速度最快只有1/250秒的快门来说,任何比几千分之一秒长的快门速度,感光芯片吸收的闪光灯的光,都是一样的;
所以,在离闪的情况下,除了iso,只有光圈(并不是快门),才可以对闪光灯的光进行控制-增亮或减暗;

环境光是恒定光源,控制环境光的亮度,相对容易,通过光圈快门iso的N种组合都可以做到。但是由于对闪光灯光和景深的控制,已经决定了光圈的值;所以
要控制环境光,就只能靠快门了(当然iso也算啦)
如果想有更多的环境光,就调慢一点快门,让曝光时间更长;否则就减少。(又说废话啦~)

iso对所有光线都有影响,是一种整体的偏移,无法针对环境光和闪光灯光个别调整。



2. Inverse Square Law
我没找到他的中文名
意思是:
假设只有点光源,在他照到的范围,光线衰减的距离以2的次方递增。
例如
假设离点光源距离是1-2米的地方,他的曝光是正确的;那么离点光源2-4的米地方,曝光就要减一档(1 stop)。


值得留意到时候,1-2米相隔只有1米,但是2-4米就相隔了2米了。


这个原理可以应用在集体照,或者说,是被拍对象(subject)里点光源来说,是狭长的话,那么就要注意了,不要跌入了Inverse Square law的陷阱了

要保证subject都处在同一个曝光值的范围内。

[阅读全文]